中国语言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

2017年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之年。为加强武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国际合作,推进本学科学术研究更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其在国际高端学术界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能见度,本基地与文学院特意推出了“中国语言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Lecture Series on Chinese Linguistics – LSCL),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中国语言学前沿问题进行讲学。首届系列讲座由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主任萧国政教授和澳门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徐杰教授发起,先后邀请到了蔡维天、杨亦鸣、袁毓林、邵敬敏和潘海华等五位教授主讲。此次语言学系列讲座不仅有我校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许多师生的踊跃参与,同时还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武汉地区多所高校近百名教师和学生。

1219日,本次系列讲座第一讲由台湾清华大学杰出教授蔡维天先生拉开,主讲“语法化、汉语类型和制图理论”。讲座由文学院涂险峰院长和萧国政教授共同主持。蔡教授指出,制图理论(Cartographic Approach)在微言主义(Minimalism)的基础上,为语法特征和中心语间的对应关系制作精确而详尽的层系图谱,进而渐次呈现出句法部门和语意、语用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汉语大开大合的类型特色为制图理论提供了许多既扎实又精彩的证据:根据汉语状语、情态、焦点、话题的相关研究,可知句法范畴(syntactic categories)从低到高、由实而虚,越往左缘层次发展虚化程度越高;这也正意味着语法成分只能由低处往高处演化,其语法化路径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可视汉语为制图理论的标杆,用来验证其他词法负担较重的语言,反过来解释一些看似违背原则的紊乱表象。


1220日下午,系列讲座第二场由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先生主讲,徐杰教授担任主持人。杨教授以“神经语言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题,从不同侧面指出神经语言学对语言学的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贡献力,对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和脑科学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引领着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报告展示了通过神经语言学方法来考查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和诗意理解的认知机制: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存在全时程的押韵效应,表现出押韵预期在早期阶段对诗歌韵律生成的调控和在晚期阶段对诗歌语义理解的制约。具体表现是,在早期加工阶段,自上而下的押韵预期促使读者将韵字构建的音节表征分配给相押字,产生声律和谐的规则性效应;晚期加工的眼动数据则说明押韵违反阻碍诗意理解和整合。押韵模式合理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回环往复的声律以及入韵和相压字内涵勾连营造的诗意,使得中国人在阅读过程中期待声律和谐、形意相合的文句,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报告认为,这一案例也表明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要善于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1221日上午,系列讲座第三场由北京大学教授袁毓林先生主讲,徐杰教授担任主持人。袁教授围绕“汉语意合语法的认知机制和描写体系”,指出汉语的语法特点是以意合法为主,而目前的研究对意合法的界定不太明确,尤其是缺乏对意合法的认知机制的系统讨论,更谈不上对于汉语意合语法的描写体系的构建。他通过分析两个版本的意合法:低级版本的意合法侧重于语法形式的不充分性,高级版本的意合法侧重于语言形式的不完整性,进而揭示出意合语法的认知机制和运作过程:主体间性和体验认知是意合语法的两个重要支柱。在此基础上,袁教授尝试建立一种基于概念结构的“词库-构式”等多层次结构(论元结构、物性结构、骨架结构、时体结构和认识结构等)互动的汉语语法的描写体系。他还论证了意合语法的神经—心智动力源于大脑心智的运作采用了一种分层次的模式识别方式,认为人类语言是一种“编码—解码”和“示意—推理”两头管用的机会主义系统。


1222日上午,系列讲座第四场由暨南大学特聘一级教授邵敬敏先生主讲,主题为“语义语法的创立与具体有中国特色语法理论的探索”。讲座由徐杰教授主持。邵教授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是时代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邵教授介绍了他所倡导的“语义语法”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特点,遵循与西方语法学界不同的研究思路,即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主张以语义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报告全面阐述了汉语语义语法的理论思想,指出语义是决定句法结构生成和变化的决定性内因,而语用尽管极为重要,但只是外因条件;而形式则仅仅是语义的载体。语义语法核心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义角色、语义范畴、语义层次、语义关联、语义的解释力、语义的主观化、语义的认知度、语义的形式验证、语义与功能的匹配、歧义分化的方法、语义的双向选择,等等。


1227日下午,系列讲座的收官之讲由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主任潘海华教授担纲,主题为“离合词的句法本质及生成再探”,由涂险峰院长和张延成教授共同主持。报告对“汉语离合词结构本质上是双音节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形成的结构,离合词因而没有分开过”(潘海华、叶狂2015)的观点所引发的激烈争论进行了回应。潘教授认为,转喻说不能解释近义的双音节及物、不及物动词之间的句法对立,离合词与粘合式动宾结构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二者难以建立转喻关系。报告在跨语言句法通性视野下,对比汉语离合结构与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相似性,进一步支持潘和叶(2015)的观点。他还运用光杆结构理论和无标合并理论,给离合词提出一个简洁但更符合语感的生成模式。


五位讲者用丰富的语言实例、前沿的语言学理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风趣的言语表达,将他们自己目前所进行的工作、将该领域目前的最新动向分享给在座的听众。如此高密度的前沿讲学、以及讲座过程中充足的互动,让听众最大程度上享受到了语言学领域的饕餮大餐、最大程度上体味到了语言研究和学术探索的魅力。

在闭幕致辞中,涂院长高度评价了此次系列讲座。他认为中国语言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是文学院百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的一个高潮,它充分的开放性和对话性,使得我们对于科学、对于问题的探索在不断的对话中变得更深入,使得我们的思考愈发深邃。这次系列讲座的一些讨论也促使我们思考做学问的目的,那就是共同地去探讨问题、更深入的去思考问题,把我们的学术引向更高端、更精彩之处。



(覃业位供稿
微信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分享文章到微信!
<!--统计代码-->